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园区新闻    >   正文

【农林故事·生态育人】叶喜阳:坚守二十年 打造一张靓丽的校园植物园名片

发布日期:2021-12-20     编辑:叶喜阳     点击数:

叶喜阳,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园主管、高级工程师。主持或参与项目10余项;参与编写各类图书及志书10余本,其中主编《野外观花手册第二版》《金刚台野生木本植物图鉴》《江南野花》3本;在各类期刊杂志发表文章30余篇;先后获得第十八届浙江省科技兴林奖一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2021年获浙江农林大学生态育人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在秋季“刷屏”的银杏大道,是无数浙农林大人最美的金色记忆,更是让学校美景屡屡“出圈”的一张亮眼名片。这张名片的成功打造,离不开每一个为建设“校园、植物园‘两园合一’”的现代化生态校园而不懈努力的师生、校友,我校植物园办公室叶喜阳老师便是其中之一。他用二十年的青春与坚守,写就了自己与植物的奇妙故事,也为靓丽的校园植物园名片增添了色彩。

植物爱好者:走进植物园,和植物成为朋友

在儿时,叶喜阳便与植物结下了深深的“缘分”。

“我四五岁时就对家门口的那几棵大树非常感兴趣,特别爱观察它们。七岁开始我就天天往野外跑,喜欢看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一玩就是一天,常常到了饭点也不回家。”叶喜阳说,正因为自己喜欢植物,所以高考时坚定地选择了报考浙江农林大学。

在学习了专业知识后,叶喜阳对小时候见过的各种植物有了全面的了解,这让他更加欣喜,也更加专注于对植物的研究。“兴趣,真是最好的老师。”叶喜阳说,因为热爱,他大学暑假几乎是在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中度过的。大一暑假,作为组长的叶喜阳带领组员走入深山,参加二类资源调查;大二暑假,参加浙江省林业厅珍稀植物调查;大三暑假,协助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赴福建进行植物资源调查……通过参与各类调查研究,叶喜阳对植物的喜爱和了解与日俱增,“我觉得每株植物都是我的朋友”。

从大一开始,叶喜阳就是老师同学眼中不折不扣的“植物达人”。截止目前,叶喜阳见过的植物近3万种,累计拍摄植物照片30多万张,并已编辑成册。“每次外出我一定会背着相机,见到不认识的植物就拍下来,然后回来查资料,做鉴定。”在叶喜阳看来,这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虽然既耗时又繁琐,但收获极大,也很有成就感。

大学期间,叶喜阳因成绩优秀备受好评,加之经验丰富,甫一毕业便经由老师推荐加入了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园筹建团队。自此,便开始了他与植物园风雨同舟的二十年。

植物园建设者:深耕细作,助力植物园成为全国第一

2002年,学校率先提出校园、植物园“两园合一”的建设理念。“在当时,这一理念不仅全国领先,在世界范围内也不多见,十分具有前瞻性,但因参考范例少,所以建设之初困难重重。”叶喜阳回忆道,为了克服困难,推进植物园建设,他和同事们恨不得能把一天过成25小时,查资料、请教专家、组织研讨、外出考察……

20年来,叶喜阳及其团队从未停止对植物园建设的探索和对“两园合一”理念的实践。在他们的努力下,浙江农林大学已拥有植物3300种,并吸引鸟类200余种,多次荣登中国大学校园植物排行榜榜首。

“成为全国第一的校园植物园,并不是最终目标”。2013年,叶喜阳开始思考如何让植物园为师生教学、科研、实践提供支撑保障,将植物园打造成跨专业教学研究基地。东湖校区图书馆旁的花镜廊道即是实践该思考的例子。该廊道不仅具有美化校园的功能,也让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园艺科学学院等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从中受益,让他们足不出校就能在植物园这一“天然教室”中学知识、做研究。

此外,叶喜阳还积极探索植物园在生物引进和培育、浙江省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等多领域的辐射作用。目前,学校每年都会吸引数以万计的中小学生、市民前来参观考察,接受生态科普教育,发挥了重要的社会服务功能。

与此同时,为让植物园的发展与时俱进,叶喜阳开始研究植物园的数字化建设,并成功开发了线上系统。“在学校的树干贴上二维码,普通师生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了解基本植物知识,而专业师生则可以通过授予权限实时进行数据采集和更新工作。”在叶喜阳看来,线上系统不仅能解决之前数据难以采集和完整保存的问题,还能在扩大授权范围后让更多师生参与到植物园建设中来,可谓一举多得。

自然科普者:热心公益,推动生态育人

不仅埋首于学术科研,叶喜阳还积极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方式进行科普教育,努力将自己学得的知识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植物,爱上大自然,自觉加入环境保护的队伍。

“近几年,我除了做植物园的相关工作,业余时间全都放在了自然科普教育上,接触了来自世界各地研究环境保护、自然教育的专家学者,让我在关注植物园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叶喜阳介绍,截止2021年7月,他的团队已经举办植物达人训练营6期,培养志愿者超过200人,并为10000+的杭州市民提供了公益讲解服务。

不仅如此,叶喜阳团队还通过撰写科普短文、科普视频等形式,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上,为市民们提供了400余条科普文章和视频,阅读量超过60万人次。2021年,叶喜阳被获选杭州市“最美科普人”。

在自然科普活动中,叶喜阳收获了一大批粉丝,他是大人口中知识广博的“植物百科书”,也是小朋友口中亲切和善的“喜阳阳老师”。在叶喜阳的带领下,大家更懂得了生态保护的意义,无不对这个来自浙江农林大学的“植物活字典”佩服有加。

“20年不短,但也不长。未来,我将继续致力于把学校植物园建设成为全国高校‘两园合一’的范本。”叶喜阳说,他希望自己择一事终一生,能够继续擦亮校园植物园这张金名片,为浙江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努力。

(新闻中心 郝璞玉 学生通讯社 张佳栎 郑湑文 林倩)


上一条:【美丽农林·生态校园】 浓荫消暑意,凭栏赏荷香
下一条:【美丽农林·生态校园】树树皆秋色 处处是画卷